跨越千里的“隔窗相触”
一场特殊“会见”点亮服刑人员新生路
“谢某与女友李某刚在会见窗口坐下,便迅速拿起电话,隔着玻璃手指紧贴、满含泪水……”近日,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龙山监区会见室里,一场跨越千里的特殊“会见”,成为服刑人员谢某改造路上的重要转折点。这是白湖人民检察院在“连心桥·回归路”专项行动中,帮助解决服刑人员合理诉求,修复亲情关系、社会关系、狱内关系的生动实践。
一次寻找症结的检察长接访
2021年4月,谢某被投送到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龙山监区服刑改造。面对漫长刑期,谢某一度陷入绝望,开始自暴自弃,改造态度消极。“我的刑期在龙山监区是最长的,这辈子就这样了。”他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言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绝望和对生活的厌弃。
白湖检察院在“连心桥·回归路”专项行动中,依托与监狱建立的罪犯思想动态分析通报制度,掌握到谢某极其消极的心理状态。经过检察长接访和驻监检察人员的日常谈话,谢某的心结逐渐显露——罪重刑长的现实,加之入狱后女友一直没来会见,让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从而丧失了改造的动力和信心。他的消极表现不仅增加了管教民警的工作难度,还对监管安全构成一定隐患。
一次跨越千里的会见
驻监检察人员深知亲情对谢某改造的重要性,便主动联系其女友李某,向她通报谢某在狱内的改造表现。李某倾诉,入狱前她和谢某感情深厚,但自2021年谢某被捕后一直未能相见,自己在外也是消极度日,多次尝试会见谢某,却因两人未领取结婚证,无法正常会见。了解情况后,检察人员积极与监狱沟通协调,按照亲情帮教规定,为李某申请了一次特殊“会见”。
2025年5月8日,远在河南省商水县的李某早早等在龙山监区大门外。当谢某看到女友李某出现在会见室时,压抑已久的情绪瞬间爆发,泪水夺眶而出。两人手指隔着玻璃紧紧相贴,诉说着思念和牵挂。
“我是因为没有亲属关系证明无法会见你。”李某哽咽地说道,“听检察官说你在里面不好好改造,甚至自暴自弃,我都没有放弃你,你怎么可以放弃自己?”“我错了,我对不起你,我以为你再也不会见我了,我以后会好好表现的……”谢某已泣不成声。李某鼓励谢某要勇敢面对现实,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谢某也向李某倾诉了内心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憧憬。
一次重获新生的蜕变
亲情的温暖融化了谢某心中的坚冰,久违的亲情会见,成了谢某服刑改造的重要转折点,曾经消极怠慢的他,把积压已久的心理包袱彻底放下,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会见结束后,谢某主动找到检察官,真诚地表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造机会,积极面对生活,努力改过自新,不辜负亲人的期望,并感激地说:“检察官,谢谢你们的坚持和努力,没有放弃我,这次见面让我明白了,家人和社会都没有抛弃我。”
据民警介绍,谢某已彻底做出了改变,积极参与改造活动,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针对谢某与李某反映的领取结婚证问题,检察机关正在与监狱、属地民政部门积极沟通,力求彻底解决双方无法会见的难题,充分发挥亲情帮教作用,帮助谢某早日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