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
【公开事项】安徽政法机关党建带队建与业务工作协调推进
时间:2018-01-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将生死置之度外、以血肉之躯把正在点燃易燃品的暴徒制服,致全身30%面积深二度烧伤的时代楷模张劼;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优秀援藏干部、积劳成疾猝然离世的全国模范检察官周会明;连续四年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法律援助的全国道德模范陈贤、曹旭夫妇……这些来自安徽政法系统的先进典型,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感人至深。

 

  近年来,以这些先进典型为代表的安徽政法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作为第一位要求,坚持把提升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坚持把纪律作风建设作为必须守住的底线,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了全省政法队伍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满意度连续七年上升,达到91.13%。

把政治素质作为第一位要求 

  安徽省司法厅创新开展的“飘扬的旗帜——党建故事汇”系列活动,通过“写”“讲”“评”,以身边人说身边事,活动形式受到了基层党员欢迎。它作为安徽省直机关唯一案例入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编纂的《全国机关党组织“两学一做”案例汇编》。

  以党建带队建是安徽政法机关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建设的总抓手,始终坚持把铸就政法干警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为打造过硬政法队伍的首要任务。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政法队伍建设汇报时要求,政法队伍建设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安徽省委制定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中央《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切实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面向全省政法机关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政治轮训,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警示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全省政法队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开展“面对五对矛盾,我们怎么办”专题讨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高举旗帜、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打牢理想信念根基。

  “我们探索建立政治督察制度,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指导全省各级政法机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干警的言行规范和纪律约束,强化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说,各级党委政法委加强了对政法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推动完善政法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政法机关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协调推进。

把提升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想要工作出新、出彩就要靠创新。”1月3日,在今年安徽省委政法委机关首次工作交流月例会上,姚玉舟在点评机关各处室(单位)负责同志今年工作打算时要求,谋划工作要有创新意识,要从过去的习惯性思维、老套路、老办法中跳出来,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推动平安安徽、法治安徽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

  工作交流月例会是安徽省委政法委强化机关干部能力建设的一项创新做法。这一制度实施一年来,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水平,充分激发了机关干部创新工作的能力和活力,形成了担当作为、争先进位、充满动能的良好生态。

  通过不断搭建“健体能”的平台,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健全政法干警教育培训体系,分级开展岗位练兵、实战实训、技能比武等活动,向改革创新要警力、要动力、要活力、要效益,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安徽政法队伍建设营造出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政法队伍的履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不断向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迈进。比如,从2014年开始,安徽公安机关创新开展了“4+1”岗位争先活动,每年评选命名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有效激发了全省公安机关的竞争活力。法院、检察院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遴选员额法官检察官9064人,初步建立权力、责任、监督制约“三位一体”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

  “面对当前政法队伍思想引导不够、学用衔接不紧、监督不力、激励不足、合力不强等难题,我们勇于改革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队伍建设长远发展。”安徽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建立以能力和实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任免奖惩机制,从调动自觉、竞争激励、授予荣誉、文化熏陶等方面,不断推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干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促进政法干警全面发展作为政法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统计,近年来,安徽先后举办了3批新任政法委书记轮训班,组织干警参加全国政法干部讲座40万人次,在省直机关创设了“安徽法治讲堂”。政法各部门分级开展了12269期岗位练兵、实战实训、技能比武等活动,培训干警64万人次。

把纪律作风作为必须守住的底线 

  “会明走得太快太突然,心情无比沉痛和惋惜。这位检察楷模,10天前还战斗在工作一线,转瞬间生死两隔……来不及完成未竟的事业,来不及说一声告别的话,来不及见上最后一面。”这是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在悼念全国模范检察官周会明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1月12日12时55分,年仅53岁的周会明因病猝然离世。无论是在安徽还是援藏5年,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把平凡的工作岗位演绎成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绽放出安徽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绚丽风采。

  据初步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政法系统受到省以上表彰1463人次,其中国家级259人次。

  为什么涌现出这么一大批先进典型?一个必选的答案就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坚决守住纪律作风的底线。近年来,安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的意见和措施,建立党委政法委纪律作风督查巡查机制,健全完善职业纪律规范,分类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完善权力约束监督机制,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公开,强力整治“四风”顽疾,坚决惩治执法司法腐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政法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政法机关要把党员干警占绝大多数的优势,转化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好政法工作的优势。”安徽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没有脱离党的领导的业务”,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要健全党组(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具体抓、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一岗双责的党建责任体系,做到管事、管人、管思想、管作风。同时,把从优待警与从严治警并行,真情关心和爱护政法干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在组织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荣誉感、生活上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