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
【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
时间:2021-05-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革命进人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展。各解放区基本沿袭了原来根据地的检察制度,多数实行审检合署,专职检察人员不多,有的由公安机关代行检察职务。关东解放区的检察制度有新的发展,1947年6月《关东各级司法机关暂行组织条例草案》规定,关东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由关东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关东所有各机关各社团,无论公务人员或一般公民,对于法律是否遵守的最高检察权,均由检察官实行之。 

  东北解放区的检察制度 

  1946年1月30日,大连市临时参议会选举于会川为大连地方法院院长兼首席检察官,在法院内设检察庭。同年8月25日,由旅大公安总局局长赵东斌兼首席检察官。1947年4月3日,旅大地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关东高等法院,下设司法行政处、审判庭、编研室、检察官室等工作部门,院长为周旭东,乔理清为首席检察官(继任者裴华夏)。1947年6月,关东行政公署颁布《关东各级司法机关暂行组织条例草案》。

  1946年10月,《东北各级司法机关暂行组织条例》规定,各级法院设检察员一至五人。检察员的职权是实施侦查、处分,提起公诉,实行上诉,协助自诉,指挥刑事裁判的执行等。 

【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

  张本政反革命案 

  1894年,张本政于威海投靠日本特务高桥。甲午战争时,张本政为日军带路攻占旅顺要塞。日俄战争中,又为日军带路攻占东鸡冠山。1932年、 1937 年,日寇进攻上海时,他的全部船只供日本侵略者使用。1940年,日本举行“纪元二千六百年”的纪念,他亲赴日本献金庆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张本政的总吨位4.4万吨船只供日军使用。‘“捐献”飞机44架,并亲赴日本参加飞机命名典礼。 

  1947年1月15日,大连地方法院在市政府礼堂开庭公开审判大汉奸张本政附敌祸国一案,代理检察官宋光出庭公诉了张本政充当日军侵华帮凶、残害同胞等八大罪状。大连地方法院经过审理,根据当时情况,以“附逆祸国罪”判处张本政有期徒刑12年。在保外就医期间,他化装逃往天津。同年,被人民政府逮捕归案,1951年5月10日,经公审被判处死刑,剥夺公民权利终身。 

  【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

  ▲绘图 袁小斌

  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检察处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山西旧机构进行接管与改制。同年7月1日,颁布了《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暂行办法(草案)》,规定特别法庭检察处设首席检察官1人,检察官2人,首席检察官和检察官掌握预审、侦查、公诉、辩论等事宜。太原市公安接管组组长程谷梁兼任首席检察官,王林、李成瑞为检察官,田夫为主任书记官。 

  【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

  ▲1949年7月1日颁布的《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暂行办法(草案)》

  戴炳南、仵德厚反革命案 

  戴炳南系国民党原30军军长,仵德厚系国民党原30军27师师长。在国民党原30军军长黄樵松准备起义时,戴、仵二犯向阎锡山告密,致使起义失败。黄樵松将军和解放军参谋晋夫等被扣送南京,惨遭杀害。经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检察处起诉后,二犯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10年。 

  【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

  ▲《山西日报》关于案件的报道和评论

  白志沂、杨贞吉、续如辑、薄毓相反革命案 

  白志沂,原任太原市市长、“铁血师” 司令等军政要职;杨贞吉,原为阎锡山三大特务头子之一;续如辑,曾任山西省政府民政厅厅长、五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等军政职务;薄毓相,原为阎锡山的骨干。 四犯一贯与人民为敌, 残害人民,罪大恶极。1949年8月23日,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检察处将四犯向特别法庭提起公诉。四犯均被判处死刑。 

  【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

  ▲《山西日报》对白志沂、杨贞吉、续如辑、薄毓相反革命案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