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检察风采
检察风采
王敏获评10月份“中国好人”
时间:2021-11-2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10月份“中国好人榜”,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检察院原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敏当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迄今为止,安徽省检察机关共有7位“中国好人”,另外6位分别是全国模范检察官、蚌埠市检察院原民行处副处长吴群,淮南市八公山区检察院检察长岳德全,阜阳市太和县检察院原副检察长苗勇,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援藏检察官、宣城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周会明,宿州市埇桥区检察院退休干部卢湘君,马鞍山市含山县检察院检察官汤玉和。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 

  “中国好人”王敏的感人事迹!

   

  王敏,男,196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021年6月19日,王敏加班期间突发疾病,于6月28日因公殉职。逝世后,家人遵从其遗愿捐献了眼角膜。从检33年,王敏办理近2000件案件,无一起错案、无一起超期羁押、无一起涉检信访,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了“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感人篇章。2021年9月,中共安徽省委追授王敏“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1年7月,王敏获评全国“平安英雄”、当选“安徽好人”。 

  一片丹心铸检魂 

  认真、负责、仔细、任劳任怨……在舒城县法律人圈子里,提及王敏,这些关键词便萦绕在大家耳边。2011年,王敏主办了六安市一起影响恶劣的涉黑案件——何氏兄弟涉黑案。因证据难以查实,案件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在10个月的办案时间里,王敏几乎以办公室为家。几十本证据材料,大约19840页卷宗,王敏在1个月内形成了9万余字的审查报告,制作了上百页的庭审预案。最终,26名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严惩。 

  凡是黑恶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一个不凑数。在从检的三十多年,王敏不仅屡办大案、要案,群众身边的“小”案,他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王敏的办公室里,有一本厚厚的《刑事办案一书通》,书里有王敏写下的密密麻麻的笔记,还夹着不少他从《检察日报》上剪下来的典型案例。他独创图表式梳理犯罪指控事实证据,精准指控每一起犯罪事实,换来了群众的一声声感谢和一面面锦旗。 

  甘为人梯传薪火 

  办案经验丰富扎实又肯努力钻研业务,有着过硬专业技能的王敏,在同事眼中,不仅是领导,更是大家的“王老师”、法律“活字典”。王敏常告诉年轻人:“对待任何一个案件都不能马虎,要知道,我们办的一个普通案件,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正是这样一丝不苟、以身作则的职业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在年轻干警的心里,王敏就是一颗“定心丸”,他不仅对自己高要求,更以匠人之心传承检察薪火,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把自己专业见解和法治理念分享给干警,为检察系统人才培养做出了甘为人梯的奉献。 

  初心弥坚守清贫 

  从王敏家到舒城县检察院,骑行需要半小时,寒来暑往,王敏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这条路上走了30多年。除了几身“检察蓝”外,王敏没有两件像样的衣服,一件衬衫穿了很多年,领子磨破了也是他眼中的“宝贝”。夏天的背心破了好几个洞,妻子要扔掉,他却舍不得,“他不在乎吃穿用行,心思都用在工作上。”王敏的妻子郭旭说。家里的家具,还是十几年前置办的,即使这样,遇到各种爱心募捐、救灾帮扶时,王敏总会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时至今日,提起王敏,村里的老人还记得当年那个冲在一线的小伙子:“他不像是城里娇生惯养的孩子,工作认真负责,还特别能吃苦。” 

  王敏是检察战线上的老战士,30余载从检生涯中,王敏就像一个擅长精雕细琢的工匠,用其过硬的法律专业知识,孜孜不倦地打磨每一起案件,守护着后辈们前行,耕耘着这片他挚爱的检察天地。他是尽情燃烧的蜡炬,用缕缕光亮明辨群众身边的是非善恶;他是年轻干警的良师益友,用秉公办案的匠人之心影响了身边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