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文苑 | 戴李华:清明随想
时间:2022-04-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杏花春雨伴熙日,又是一年清明时。从前清明,人们纷纷以外出祭祖、踏春郊游的方式来度过这个不同寻常的节日。然而谁也没想到,曾经的岁月静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折腾的兵荒马乱,再回首,恍如一梦,有的人,还没来得及说再见,就再也不见,就这样,永远的消逝在时间里,花开满了春天,却再也见不到归人……

  清明,似乎是古代文人墨客颇为偏爱的时节,所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如唐代杜牧所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南唐李煜所写“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电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旧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再如欧阳修的“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到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将相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亦或是李清照的“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这些诗词,或渲染愁绪,或感叹美景,或寄托哀思。 

  清明,如同一叶扁舟,缅怀和思念就这样静静地跨过时间的鸿沟,每至此时,滴滴答答的雨水闯入心房,再次长成思念的种子,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白居易说“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已逝不可追,未来尤可期。清明除了缅怀先人,更多的也是警示我们要学会珍惜青春,活在当下,人生不会重启,时间永远流逝,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无奋斗,不青春,也许在奋斗过程中会遇到始料未及的困难,只有在一次次失败中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才能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坚韧和力量,在奋斗中成长,在奋斗中成就美好的青春。 

  请记住,人间万物皆恰好,莫负春光莫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