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部热播电影《逆行人生》,影片的主角高志磊原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享受着职业带来的荣誉和地位,生活光鲜亮丽,人到中年却遭遇被裁。在家庭支出和父亲医疗费的重压下,他试图重新找工作,但因为年龄原因屡屡碰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送外卖收入不错,便转行成为了一名外卖员。
影片表达的主题清晰明了,一个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要鼓足勇气,逆流而上。高志磊的人生经历不禁让我想到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著《谁动了我的奶酪》。故事很简单,主要讲述了两只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故事。
因为奶酪C站里奶酪的消失,他们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嗅嗅和匆匆立即从迷宫的深处走出,寻找新的奶酪。唧唧一开始和哼哼一样,接受不了奶酪消失的事实,经过一番思想的斗争,也走出了奶酪C站,离开了未知的迷宫。只有哼哼依然停留在奶酪C站,深陷失去奶酪的痛苦当中。
变化,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常言道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变化或大或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事业顺利,家庭美满幸福,身体健健康康,但没有任何事物是永远一成不变的,我们周围的环境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某一天,也许你突然失去了工作,也许你的感情突然破裂,或者身体突然来了一场大病,太多的不确定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故事中几个主人公所传达的不同人生态度,就像是浩浩荡荡人海中的缩影。
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书中的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才是真实写照。哼哼发现奶酪不见后陷入愤怒、抱怨和固执的情绪中,他始终认为奶酪应该还在原地,拒绝接受现实,最终一直停留在奶酪C站,深陷失去奶酪的痛苦之中。而唧唧尽管自嘲于每天愚蠢的重复,想要做出改变,却囿于恐惧感而退缩,在极度挣扎之后才迈出改变的步伐。就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会为目前看起来还不错的近况沾沾自喜,常常会因为习惯了舒适区而害怕改变,当工作出现变动、当学习遇到困难、当感情出现问题,会感到不安和恐惧。有人会在考试失利后陷入自卑,有人会在失业后怒斥社会不公,这些人都失去了他们的“奶酪”,也都像哼哼、唧唧一样饱受负面情绪的折磨。
但唧唧与哼哼也有所不同,他选择了自救,不想再坐以待毙,打算返回迷宫,和过去一样,每天奔跑寻找奶酪。对于这个决定,哼哼不屑一顾地质问唧唧:如果找不到怎么办?如果遇到危险怎么办?但唧唧不愿再想那么多,他拖着虚弱的身躯茫然地消失在道路尽头,最终他发现了奶酪N站,这一回,奶酪比之前更加丰富多彩,很多都是从未吃过的味道。经过了这次,唧唧明白了,虽然不是每一个改变都能使自己进步,但勇敢迈出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比在原地转一百圈更有显而易见的效果,对比在原地的焦灼不安与抱怨,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找到全新的“奶酪”。
书中说:有时候事情发生了改变,就再也变不回原来的样子了,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这就是生活,生活在变化,日子在往前走,我们也应随之改变,而不是在原地踌躇不前。故事的最后,唧唧脱掉鞋子,把两只鞋子系在一起,挂在脖子上,以便需要的时候随时找到它们,他准备随时穿上它们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找寻,这或许就是应对变化最简单的方法。
正如书中所言: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只要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作者:曾晓璐,六安市霍山县人民检察院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