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头条
检察头条
安徽法治报 | 一路繁花满眼春
时间:2024-01-3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4年1月30日《安徽法治报》4版整版

能动履职

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24日上午,安徽省检察院会同合肥高新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举办企业家与检察官面对面座谈会。省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武与企业家代表进行工作会谈。(解为渝 摄)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很多人来说或许陌生,但对一些企业来说,却意味着一次“重生”的机会。

“不能办一个案子垮一个厂子。”为了让问题企业回归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我省检察机关持续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在办理涉企案件时,针对企业涉嫌具体违法事实,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再依法作出处理决定,从而促进了企业守法经营。

巢湖某钢构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探索的受益者。该公司管理人员虚开增值税发票,合肥市检察机关依法启动企业合规程序,督促帮助企业完善14项管理制度,重塑合规风险防控体系,目前该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2%。据统计,仅去年,我省检察机关就办理合规案件151件。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我省检察机关还依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积极参与政法护航专项行动,起诉非法经营、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451人;持续深化“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工作,三级检察长接待企业家1539人次,帮助解决相关问题745个;深入开展涉企“挂案”清理工作,在审查起诉环节排查出涉企“挂案”53件,已经清理完毕……一揽子真招实招为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为经济社会发展添上助力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信用则是政府的“金字招牌”。

在铜陵,由于某县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在履行招商引资服务承诺中未能及时解决企业诉求,致某企业项目停滞,进一步融资受限,生产经营受阻。关键时刻,铜陵检察机关果断出手,依法制发督促履职检察建议,与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展开联动协作,帮助企业一个月内持证开工。据了解,为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检察机关不断深化府检联动,与省政府联合开展促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督察监督工作,针对有关行政机关怠于兑现公共政策和未及时履约践诺,制发检察建议73件,督促兑现金额1.2亿余元。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生态绿色发展战略等,全省检察机关积极作为,通过部署专项行动、开展专项监督、探索深层次协作机制等形式,主动服务,先后起诉损害农村农业发展、侵害农民利益犯罪789人;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530人,办理涉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案件50件;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在市级层面新建立深层次协作机制22项;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196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4797件。

为民司法 全面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群众的急难愁盼始终是检察机关需要集中发力的关键点。

本应严控的处方药却能随意买到,致使未成年人滥用药物诱发刑事犯罪……在淮南,一群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案背后隐匿着违规向未成年人售卖处方药的问题。

▲2023年12月15日,由淮南市潘集区检察院提起的首例涉未成年人滥用处方药民事公益诉讼案作为全省检察机关观摩庭公开开庭审理。( 陈曼娜 摄)

“这种药服用一定剂量会产生类似吸食毒品的效果,形成依赖后必须专门戒除才能除瘾,危害巨大。”针对该情况,检察机关积极履行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该建议随之催生了一场全市药品零售大整顿,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688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81条,立案53件,“案”“治”并重,有效杜绝了药品流通领域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

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问题都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利益和感受的民生大事。去年以来,在江河山川、在街头巷尾、在田间地头……都活跃着安徽检察人的身影,他们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紧跟群众的所呼所盼,倾力守护群众身边安全,注重回应群众司法关切,强化特殊群众权益保护,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供“检察方案”。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坚决守护食品药品安全,深入推进“治违禁、控残留、促提升”三年行动,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230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984件。坚决守护生产安全,积极参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安全事故瞒报核查,依法起诉危害安全生产等犯罪117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13件。坚决守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加大对相关行业乱象打击整治力度,起诉泄露贩卖个人信息、酒店偷拍等犯罪335人。

▲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辖区各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法治宣传,切实守护群众“菜篮子”。(黄河 摄)

过去一年,“人民至上”始终是检察履职最鲜明的底色,安徽检察机关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婚姻登记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少数人出于种种目的,故意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或者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婚姻登记,受害者想要维权却面临重重困境,去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扎实开展虚假婚姻登记专项监督,破解婚姻“困局”,办理的5件案例入选最高检“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婚姻登记行政检察监督百件优秀案例”;扎实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联合11个省市会签《检察机关加强民事支持起诉跨区域协作框架协议》,构建“支持起诉+调解和解+执行监督+司法救助”办案新模式,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120人,支持农民工讨薪起诉4344件,帮助农民工讨回“血汗钱”5400余万元。

关怀直抵心灵,温暖遍洒大地。聚焦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检察机关联合省教育厅建立弱势困境儿童信息库,共提出从业禁止量刑建议书80件,督促开展入职查询136287人次,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842人、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犯罪1360人,分别同比上升4.9%、34.8%。加强妇女、老年人权益保护,深化守护“半边天”“夕阳红”专项监督,起诉侵害涉老年人犯罪2474人、起诉家庭暴力犯罪23人,向生活困难的涉案妇女、老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20万元。切实强化军人军属权益保护,起诉破坏军婚等犯罪10人,开展涉军司法救助53人。

▲2023年9月开学季,歙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前往该县紫阳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现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让法治种子在每一位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吴建平 摄)

深化监督 高质效办理好每一个案件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

新征程上,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关键是要真正做到既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又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去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不断探索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方式破解社会难题,持续提升检察监督质效,使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刑事诉讼监督方面,我省检察机关强化侦查活动监督,会同省公安厅制定出台《十种常见罪名基本证据指引》,推进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监督立案3157件、撤案3400件;纠正漏捕漏诉4922件;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7639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2457件,自行补充侦查案件16138件。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工作,书面纠正刑事审判活动违法1803件,采纳率100%;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433件,采纳率87.4%。强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深化“派驻+巡回”检察,组织对全省监狱开展常态化巡回检察,积极推进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巡回检察试点工作,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3130人,纠正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2764人。

▲2023年8月30日,省检察院与合肥海关缉私局共同设立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合肥海关揭牌成立。(解为渝 摄)

民事案件是人民群众天大的事,民事检察监督也是最贴近民众、直接服务民生的工作之一,对保护当事人和案外人合法权益及维护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去年,我省部署开展民事检察监督质效“攻坚年”活动,受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4533件,同比上升35.5%。其中,提出抗诉310件,法院再审改变率91.4%,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提出再审检察建议533件,采纳率90.1%。深入开展虚假司法确认及仲裁公证案件、民事裁判深层次违法行为专项监督,纠正虚假诉讼303件,移送违纪违法线索33件。强化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提出纠正执行活动违法检察建议2741件,起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153人。

行政检察肩负着监督公正司法和促进依法行政“一手托两家”的双重责任。去年,省检察院单独设立行政检察部门,出台《关于全面做大做强行政检察工作的意见》,办理各类行政监督案件3136件。积极探索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针对超越或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等行政行为,办理监督案件1727件。常态化做好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审判等有机衔接,化解行政争议150件。

公益诉讼是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新使命,作为公益代表,去年,我省检察机关不辱使命,迎难而上,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精准性规范性,切实当好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守护人”,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447件,同比上升31.6%。其中,制发诉前检察建议6924件,诉前整改率98.1%;提起公益诉讼1901件,同比上升37.5%。持续强化四大传统法定领域公共利益保护,制发诉前检察建议3531件,提起公益诉讼1295件,督促相关部门修复被污染、破坏、违法占用的林地、耕地、湿地湖泊491.7公顷,督促保护、收回国有财产和权益价值8065.3万元。积极稳妥拓展其他办案领域,部署人防工程、古村落保护、无障碍环境等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25件。

改革创新 一体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

在检察工作中,“创新”一直是发展主旋律,也赋予了检察工作强大的生命力。

▲2023年12月1日,省检察工作现代化研究成果评议会在巢湖举办,对省检察院检察工作现代化研究中心6个研究小组和全省16个分中心初步形成的22篇研究成果现场点评指导。(李昂 摄)

为推进检察履职体系建设,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检察工作现代化研究中心,推动各市检察院建立分中心,聚焦检察工作堵点难点,形成22项研究成果。在强化纵向联动方面,探索建立检察办案人员异地统一调用和跟进监督、接续监督机制,建立检察理论研究、检察侦查等5个覆盖全省三级检察院的人才库,增强贯通上下的检察工作合力。横向协作方面,建立法律监督线索内部移送机制,各业务部门互相移送线索2791条,成案2541件,成案率91.1%。蚌埠市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在接收刑事检察部门移送的“空壳公司”线索后,摸排出61家空壳公司,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吊销相关企业营业执照。

▲2023年3月27日,阜南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明带领各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付婷 摄)

数字检察是法律监督的革命,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去年3月,省检察院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大数据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三级检察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涉及法律监督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监督线索,实现精准监督。着力加强司法诉讼活动的监督制约,推动社保、医保等民生热点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以专项带全局,重点突破、协同推进,力争在服务大局的热点、焦点,执法司法的突出问题、社会治理的薄弱地带,发现一类问题,办成一批案件,促进一域治理,形成数字赋能检察监督的安徽经验。

▲2023年7月6日,安徽省检察机关第二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复赛)在省检察院举行,入围复赛的全省32件作品同台竞技,展开激烈角逐。(解为渝 摄)

专项行动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骗取医保基金、金融贷款,逃避环保税、利息税、耕地税,制售伪劣消防器材等事关民生民利、社会普遍关切的系列案件共计4300余件,制发各类检察建议1300余件,提出抗诉136件,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580份,直接为国家挽回损失3490余万元,为4亿国有资金保驾护航,并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推动一批社会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灭火器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防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效果,甚至关乎生命财产安全。在淮北市,检察机关针对群众反映的网购消防灭火器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线索为切入口,结合行政处罚、裁判文书中明确为伪劣灭火器的型号参数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发现生产、销售、运输、使用伪劣灭火器的线索,快速开发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并移送生产、销售、储存伪劣灭火器线索318条。仅移送蚌埠地区的刑事案件就涉及27个省份,涉案人员63人,查实销售伪劣灭火器450万具,涉案金额高达1.49亿元,目前已扣押涉案款1550万元,扣押伪劣灭火器4万余具,伪劣干粉20余吨、瓶体5万余个。

此外,我省检察机关强化数据整合,大力推进数字检察“六大中心”建设,收集整理各类数据8000余万条。强化技术支撑,连续两年举办数字检察监督模型竞赛,设计监督模型395个,全部上线运行。数字检察法律监督平台、刑事智能化办案辅助系统入选全国智慧司法创新案例。

愿景美如画,奋斗路犹长。过去一年,是收获满满的既往节点,更是朝气蓬勃开启新篇章的闪亮起点。

回望一路繁花、累累硕果,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安徽检察也将继续以龙腾虎跃的气势,强化法治保障,努力在服务大局、为民司法中展现更大作为,努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断夯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基础,以实际行动精心培育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