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检察
亳州蒙城:“检察+邻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一张网”兜起民生千万事
时间:2021-08-2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日前,家住利辛县的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胡某与同村的4名村民代表一道,专程赶往蒙城县检察院,向其赠送一面写有“秉公执法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在此之前,致胡某受伤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在能力范围内支付了部分医药费,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检察机关依法对李某作出了不起诉处理;蒙城县检察院还主动启动了国家司法救助程序,给予胡某以司法救助。该院检察长孙峰说,此案虽地跨蒙城、利辛两县,但在“检察+邻长”工作机制的有效运用下,最终打开了双方当事人的“法结”与“心结”。 
  去年以来,亳州市针对基层治理难入微、难匹配、难动员的“末梢困境”,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探索推行“邻长制”这一新型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按照全域全员全覆盖的思路,把人、事、地、物、组织等全部纳入“邻长制”网络体系管理,实现“一张网”兜起民生千万事。据了解,亳州市先后选配了10万多名邻长,将党组织延伸到邻里间,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让邻长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舆情“观察员”、为民办事“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受到城乡居民欢迎。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和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同属于亳州市的涡阳县检察院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依托当地“邻长制”服务群众零距离、化解纠纷在身旁的机制优势,立足检察职能,探索推出了“检察+邻长”工作机制。亳州市检察院因势利导,从发挥能动司法作用出发,在全市检察机关对这一工作机制加以推广,要求将其作为延伸检察“触角”的重要方式,聚焦保障民生需求和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更高要求,从“问题找上门”到“上门找问题”,主动走出机关,积极联系“邻长”,帮助群众纾困解难,化解邻里纠纷,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宣传,用实打实的检察工作,致力于服务市域社会治理。 
  李某致伤胡某的事情发生于2020年的一天早上,两人在蒙城县境内因偶发矛盾发生口角,李某将胡某推倒,造成了胡某轻伤一级,后李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移送至蒙城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在案件审查时了解到,该案系偶发矛盾引起,双方当事人之间并无积怨,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已经80岁,且其妻子患有严重疾病,系当地边缘易致贫户。被害人胡某年事也较高,因伤情让其家庭一度陷入困难。如果简单一诉了之,必然会造成两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为有效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承办检察官积极联系双方的“邻长”,充分发挥他们情况熟、威望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优势,及时了解案件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利益诉求,同时多次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释法说理,有效安抚了案件当事人的情绪。 
  为缓解被害人面临二次手术等经济困难,蒙城县检察院依职权启动了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为全面详实掌握被害人家庭经济状况,承办检察官数次前往胡某所在的村、庄,在邻长的协助下开展调查核实,并在当地村委会召开拟进行司法救助案件公开听证会。后根据胡某的实际困难程度,蒙城县检察院决定给予胡某1万余元的司法救助。“我连蒙城县检察院的门都不知道开在哪里,检察官就帮我解了困,真是没想到!”胡某说。 
  据介绍,“检察+邻长”机制运行以来,蒙城县检察院精准对接该县社区、乡村,每名检察干警联系10名“邻长”,全院干警共联络了710名“邻长”,形成了网格化的包保区域。干警们走出机关、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举报线索,统一处理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共走访普通居民、商户、案件当事人及近亲属300余户,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次,联合有关单位协调解决交通安全隐患、无物业小区没有路灯等急难愁盼问题6个。 
  蒙城县检察院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邻长座谈听取意见,加深了邻长们对检察职能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了解。对于邻长们提出的16条意见建议,该院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统筹推进落实。此外,该院还注意办好邻长身边案,通过发挥邻长触角作用,充分行使调查核实权,及时了解发生在所联系区域的案件案情,把群众身边的“小案件”当成“天大的事”来办。今年以来,该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全县校园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排查,以保障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与该县城市管理局联合开展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目前统一立案并办结26件;联合该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加油站安全生产专项检察活动,对于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现场督促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