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我省贯彻落实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
时间:2024-03-2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4年3月20日《安徽法制报》头版

原标题

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我省贯彻落实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

本报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张传广

日前,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为期11个月的“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围绕就业、食药、社保、住房、养老、环保等民生热点以及劳动者、消费者、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聚焦一个地区、一类人群、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等突出民生问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并明确了11项行动重点,不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充分运用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如何确保我省检察机关用心用情办好关乎人心向背的民生案件,让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为此,省检察院日前印发实施《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既精准落实,又因地制宜,绘制出一份安徽“行动图”。

回应关切突出民生民利

“为人民司法”是检察工作的初心所在,只有面向真实的民生,才能回应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翻阅《方案》,那些贴民心、近民意、暖民心的举措俯拾皆是。不仅明确精准开展金融领域民事检察监督,高质效办理借款合同纠纷等金融案件,协同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依法保护金融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以金融安全促民生保障等,还要求加强对涉伪劣商品合同纠纷的民事检察监督,开展网络新业态涉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依法从严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聚焦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方案》还明确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重点围绕人民群众身边的企业超标排放、餐饮油烟、恶臭异味问题等开展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等。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此次方案基于我省农业大省的省情,明确要依法惩治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犯罪,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行动和“农资打假”工作;加强对行政机关违法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等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加强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行为监督案件办理;开展服务“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聚焦一些民生新领域新问题,《方案》也给出回应,明确要进一步加强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同时,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食品安全问题开展“检护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此外,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涉人格权纠纷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加强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强化电信、金融、互联网行业反诈骗检察公益诉讼监督。

在社会保险领域,《方案》明确要加大对涉及网络带货主播、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伤害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力度,鼓励各地围绕市场准入、用工管理、社会保险、平台监管等环节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小专项;要组织做好医保诈骗犯罪专项整治工作,强化行刑衔接,推广亳州蒙城医保诈骗大数据监督模型,排查案件线索,发现监管漏洞,及时制发检察建议。

传递温情关怀特殊群体

每一个特殊群体都是一份牵挂,每一份牵挂都在《方案》中有着具体而微的体现。

记者注意到,《方案》深化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加强涉老年人的诉讼、财产、医疗、退休待遇、养老金发放、低保老人医疗保险补贴、养老服务等案件检察监督,探索刑事案件妥善处置机制,依法打击养老诈骗犯罪,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开展打击防范养老诈骗主题宣传活动,助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保护,积极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与民政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涉案困境未成年人情况通报和救助政策落实工作,强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惩治预防与被害人救助保护;聚焦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障、人格权益保障以及残疾妇女、老龄妇女、农村妇女(尤其是外嫁女)等弱势或困难妇女群体权益保障,设置“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专用接待窗口,对涉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五类控告申诉案件优先接待、优先移送、优先办理;加强对涉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婚姻登记案件的检察监督,督促反家庭暴力相关制度机制落实;持续深化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检察公益诉讼。

同时,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英雄烈士权益,围绕军人、军人家属和英雄烈士等群体的权益保护,重点解决军人军属待遇保障及抚恤优待、英烈荣誉权和名誉权保护、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因案致困等突出问题,充分落实军地检察协作意见,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长效机制建立。

特殊群体更需要法治温情和关怀,而在《方案》的支撑下,司法的阳光也普照着这些群体。聚焦司法救助,我省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救助困难妇女“皖风送暖”专项行动,对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尤其是对六类农村地区生活困难当事人、“5+2”类困难妇女,强化精准救助、有效救助,努力在检察环节做到应救助尽救助,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国家赔偿案件办理质量,更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司法。

因地制宜探索安徽做法

人民利益,念兹在兹。

记者注意到,《方案》中,不仅对最高检规定的11项行动重点逐一细化了具体举措,还增加了“深入推进民事检察和解息诉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这一重点任务,要求各地在专项行动中,坚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在民事和行政检察履职中注重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综合运用监督纠正、以抗促调、促成和解、司法救助、释法说理等方式,在办案各环节全过程推进民事和行政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为做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省检察院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其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推进。持续抓好办案这一主责主业,综合运用批捕起诉、提起公益诉讼、监督纠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释法说理等方式,依法办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涉民生案件。主动将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社会治理这个链条拉得更长、做得更实,灵活运用检察建议、专题报告、联席会议等方式向有关单位或部门提出建议,促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

结合安徽实际,《方案》提出聚焦民生重点,推动“数字赋能监督”,要求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民生治理难点、人民群众关注焦点等做好模型创建、应用等工作,积极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积极组织推广经过实践检验有助于提升办案质效的大数据模型,使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发挥作用。

《方案》还要求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加强检察机关内部协作,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等部门之间加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协作,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形成内部监督合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府检联动”“两院会商”等机制作用,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构建完善的涉民生案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办案衔接配合机制,形成民生问题源头治理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