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年1月1日《解放军报》)
本报讯(记者陈利)年终岁尾,东部战区军事检察院所属的合肥军事检察院接到一份案件回复。历时4个多月的努力有了结果,这一消息让办案人员振奋不已。
这是一份华东某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来的《关于空军某机场净空环境受侵害问题办理情况的回复》,内容显示:该机场净空区内两个严重影响飞行训练安全的超高通信信号塔已被依法依规拆除降高。
2019年7月,空军某场站向合肥军事检察院反映,该部机场净空区内有两座信号塔超高,部队夜航训练和低空航线受到严重限制,部分训练课目难以完成,严重制约部队战斗力生成。他们多次走访地方相关部门协商,可问题久拖不决,希望军事检察机关能够从法律层面帮助解决。
案情就是命令。接到线索后,合肥军事检察院立即指派办案人员赶赴场站现地查看,并收集相关测绘数据以及超高信号塔对部队飞行训练的实际危害等证据材料。
“最困难的环节是精准确定被诉行政机关。”据办案人员介绍,违法信号塔未履行立项报批、规划审批、建设许可等相关法律手续,涉及到多个地方行政机关。确定责任主体,成为解决本案的关键一步。
在调查中,合肥军事检察院发现,相关信号塔的建设未履行任何审批程序,属违法建设。但在调取涉案信号塔用地审批手续时,当地相关管理部门的办事人员仅口头告知两座信号塔未履行用地审批手续,但不愿出具文字材料。
“证据链条缺一环都不行!”为拿到原始证据,办案人员4次驱车往返,多方协调有关事宜,讲明利害关系,最终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随后,他们又收集法律法规20余份,5次赴地方检察院开展座谈会商,拉出各个单位的职责清单,并从有效整改、及时修复被损军事利益的角度出发,最终选择对涉案信号塔具有直接执法权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为监督对象,发出检察建议书,多年困扰该场站的净空环境受侵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