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要闻
【报告解读】典型案例 | 案释检察
时间:2021-01-3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月30日上午,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武代表省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除了详细的数据、务实的经验做法,还有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典型案例,下面带您从八个案例中看安徽检察机关履职尽责情况。 

  施正屏间谍案 

  2005年-2018年,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施正屏以台湾学者身份先后30多次到大陆,通过金钱收买、物质引诱等手段,非法刺探情报。检察机关以涉嫌间谍罪提起公诉后,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万元。 

  “妥妥当”“融合贷”平台集资诈骗案 

  2016年9月起,张某成利用“妥妥当”“融合贷”P2P平台,吸收21万余名投资人资金20.3亿元,造成被害人损失2.9亿元。2019年6月3日,合肥市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提起公诉,2020年8月18日,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0万元。 

  全省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支持起诉案 

  2019年6月,天长市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董某、赵某等11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8起案件有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该院经请示上级院后,决定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起民事诉讼。2020年11月20日,天长市法院判决董某、赵某等7人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内在省级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共计人民币346万元。 

  阜阳“张氏兄弟”涉黑案 

  2003年7月至2019年5月期间,被告人张某刚、张某勇、张某斌等人有组织实施聚众斗殴、敲诈勒索等15种犯罪122起,实施其他违法行为16起,欺压残害群众,非法获取巨额经济利益。案件侦办中,宣城市检察院引导侦查取证,摸排并移送涉贪腐和“保护伞”线索49条。2020年8月24日,经提起公诉,同年11月10日,法院一审判处张某刚无期徒刑,张某勇有期徒刑22年,张某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其余1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8年至3年2个月不等有期徒刑。该案系全国扫黑办、高检院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件。 

  黄某超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不捕不诉案 

  黄某超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案被提请审查逮捕后,潘集区检察院了解其所经营的两家公司经营困难,150余名员工面临失业。鉴于黄某超认罪认罚,主动补齐税款和缴纳滞纳金,依法作出不批捕决定。2020年6月18日,在召开拟不起诉公开听证后,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该院还主动帮助该公司争取到区教育局校服订制的帮扶政策。 

  “飞线充电”危害公共安全案 

  2020年4月,芜湖市镜湖区检察院发现该区旭日天都小区四组团电动车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后,先后对负有监管职责的5家相关单位怠于履职行为进行公益诉讼立案,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目前,业主私拉电线充电安全隐患被解决。2020年11月16日,该院向区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全面治理辖区内电动车充电治理问题。 

  滁州三界军事训练基地国防利益保护案 

  2019年7月,合肥军事检察院致函省检察院,反映三界军事基地因历史遗留原因,与地方存在土地分界交接重叠等争议问题,附近村民亦在争议区域土地从事耕种、造林等活动,影响了部队日常训练,损害了国防军事利益。省检察院审查后决定将该案作为公益诉讼自办案件予以立案办理,牵头成立军地联合办案组,加强与相关市、县党委政府沟通,查明了相关案件事实,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省检察院跟进监督郑某斌等9人“打假官司”案 

  范某传唆使郑某斌等9人持新借条向法院起讼,经检察机关监督纠正,范某传因虚假诉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后合肥市检察院又审查郑某某等9人提起的民事案件,并建议法院再审。再审中,郑某斌等9人申请撤回起诉被合肥市中院裁定准许。省检察院以适用法律错误提出抗诉。2020年6月8日,省高院撤销了原审判决,驳回郑某斌等9人的诉讼请求,对该9人分别予以人民币20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