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检察队伍教育整顿
【检察为民办实事】安徽法制报 | 六安裕安:“检察蓝”助力小牛村跑出脱贫振兴“加速度”
时间:2021-09-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8月25日《安徽法制报》头版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回望全面小康路) 

  原标题 

  小牛村跑出脱贫振兴“加速度” 

  本报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李鑫 

  8月的大别山,满山翠绿,风景秀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小牛村,宽敞平整的水泥路通往各个村民组,崭新的电线架设在山间岭头,贫困户家家都装上了“生金”的光伏发电板,干净清甜的自来水淌进了水缸里,也淌进了大伙的心窝窝……可就在几年前,这还是个山多沟深、土地贫瘠的国家级贫困村,如今,在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检察院多年的倾情帮扶下,全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对于未来的畅想也更加美好。

  检察官敢啃硬骨头

  小牛村地处丘陵地带,虽然山清水秀,但是耕地少,土质差,荒山连片,杂草丛生,再加上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村里1900多人口,大多外出打工,留下来的不到700人,且大多属老弱病残群体,贫困户有100多户200多人,当时的发展动能几乎为零,是一块不折不扣的扶贫“硬骨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展开,为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2017年,裕安区人民检察院在前期帮扶的基础上,选派干警下沉一线,加强对小牛村的帮扶。彼时,该院副检察长张红波欣然接下这个重担,驻村任第一书记和第七批扶贫工作队队长。很快,该院干警吴家兵也被增派至小牛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搭档张红波,共同当起小牛村脱贫路上的“开路先锋”

  和吴家兵一起到村的还有一辆电动车。正是这辆车,陪着他穿梭于乡间小路和田埂沟坝,到农家与人唠唠嗑,在田间帮人干干活,帮村里的五保老人打扫院落……从4月跑到9月,从春耕育秧跑到水稻成熟,靠着小车和双腿,他跑遍了全村500多户人家,大大小小的村情户情记满了20多本笔记。这一跑,吴家兵也融入了小牛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了村民们口中穿着皮鞋的“泥腿子”,小牛村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经过几个月的深层次摸排,吴家兵也摸清了小牛村的落后症结,他和张红波商量,要想发展好,必须首先抓牢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为了解决村两委班子老龄化严重,基层组织力量明显不足的问题,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商讨,并报请镇政府同意,聘用了一名大专毕业生担任扶贫专干,又从外村协调选任一名年轻的本科生来村担任妇女主任,班子战斗力显著提升。

  牛刀初试即露锋芒

  “打开冰箱就是新鲜的蔬菜、肉蛋,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流出,把菜洗得干干净净。”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日常却是小牛村村民们多年的梦想。过去,大家吃的不是含碱量超标的地下水,就是游着成群鹅鸭的池塘水,卫生隐患大,还有的家庭添置了空调冰箱,但由于电压过低,也只能当摆设。

  为了把准落后症结,找到脱贫“良方”,工作队到处征求意见。“路的问题必须解决,要想富先修路才是硬道理。”“家里生活、种地、办厂哪一样离得开水、电,得想办法。”“我看还是要学习点新技术,我们这老一套早就落伍了。”带着大家的意见,如何一件件落实解决,成了压在工作队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思索再三,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娘家”——裕安区人民检察院,向“大后方”要资源。经过沟通联系,检察院和当地交通、电力、水利、农业、林业等单位纷纷抛出扶持大礼包,为小牛村的建设发展注入动力。

  变化大不大,数据来说话。经过4年多的帮扶,14条水泥路覆盖所有村民组,25座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灌溉用水,自来水、网络宽带通进了各家各户,70多根电线杆、5000多米新线路满足了全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小牛村的“面子”焕然一新。

  立足检察职能,工作队还创新性地将法治与扶贫相结合,通过道德讲堂、板凳会、宣传画册等形式,将法律常识、防诈知识、社会道德等知识送到村民身边,提高了大家的法治意识;主动为群众们调解邻里纠纷、调处婚变闹丧等事件40余起,为村民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2014年至今,小牛村故意犯罪和治安案件发生率始终保持为零。

  致富路越铺越宽敞

  在各方帮助下,小牛村的脱贫路也越走越稳。工作队帮助联系引入了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先后建设了90KW户用和60KW集体两座光伏电站,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9万余元。这笔收入的60%再以用工补偿的形式,鼓励贫困户自觉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提高了群众的热情,村容村貌悄然变化。

  致富路越铺越宽敞,“生金桥”越架越坚固。贫困乡村的发展动能被激活,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新路子,养殖大户邓先取的脱贫故事就是其中的缩影。

  邓先取家中两个孩子上学,早年因病不能外出务工,破罐子破摔,消极、酗酒。吴家兵了解到情况后,多次上门找他谈心。看见他家单门独户,周围荒山水洼地较多,为他谋出了发展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的居家致富路子。在吴家兵的协调联系下,邓先取争取到了专项贷款,自建300多平米的猪舍,深挖清淤40多亩水洼,引进100多头黑毛仔猪,放养1万多元的虾苗,全部采用无公害喂养。年底收获时,吴家兵又联系单位食堂和同事朋友们采买。这几年,邓先取越干越有劲,每年纯产业收入都稳定在30万元左右,盖起了楼房,彻底摆脱了贫困面貌。如今,循着邓先取的致富路径,特色产业和规模养殖已经成为不少村民的新选择,去年,全村户均养殖收入已经超过18000元。

  各种帮扶措施齐上阵,村民们的口袋越来越鼓,很快,全村116户290名贫困人口就全部顺利通过国家评估,在全区率先脱贫摘帽。但吴家兵心里清楚得很,“富口袋”和“富脑袋”缺一不可,所以又瞄准一批“先富起来的人”,鼓励他们做好带头人,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老乡们,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农民,户户都成了致富路上的拓荒牛,全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振兴组合”再谋新篇

  3年多的朝夕相处,小牛村早已经成为工作队成员心中不能割舍的一块“故土”。如今,乡村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新一批的驻村工作队已经到位,张红波和吴家兵这两张老面孔也在其中。“看见小牛村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喜滋滋的。”对于两人而言,都想继续为小牛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见证小牛村成为新时代的美好乡村。除了主动留任的正、副队长,该院还增派了一名年轻的高学历干警李慧雯充实到工作队中

  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面对这个崭新的课题,打个漂亮仗成了大家的共同目标。前辈的经验加上新人新想法,三人的“振兴组合”也碰撞出不少新的火花。

  今年,工作队打算以小牛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一个花椒生产基地进行申报,同时争取政府资金,建设一座烘干车间和大型冷库,作为村集体资产对外经营。“如果运作成功,届时,这一粒粒小花椒预计每年可帮助我们增收20万元。”谈到这里,吴家兵脸上满是笑容。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美“面子”,更要美“里子”。当前,工作队又谋划在建好支部的同时,注重发挥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各自然村成立党小组,以网格形式进行规范管理,大力提倡婚丧嫁娶简单办,教育群众不得参与非法集会、邪教组织、黄赌毒等,引导村民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教育子女、孝敬老人、环境整治等方面,切实提高小牛美丽文明乡村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