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媒体聚焦】媒体集中报道安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时间:2021-12-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2月1日,安徽省检察院召开以“检爱同行·共护未来”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公布2020年度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典型案例,发布第二份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省内外媒体先后报道~

  中国新闻网 

  安徽发布第二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中新网新闻12月2日电(赵强 通讯员 李昂) 作为“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徽省检察院1日召开以“检爱同行·共护未来”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安徽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陶芳德通报了该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并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这是安徽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单设以来所发布的第二份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1年以来,安徽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确立“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模式,形成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工作格局,综合运用批捕、起诉、诉讼监督、犯罪预防、司法救助、检察建议等多种职能手段,坚持督导而不替代,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的建立,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检察保障。

  《白皮书》披露了该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四大特点,即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罪名比较集中,多为盗窃、聚众斗殴、强奸、寻衅滋事、诈骗、故意伤害、抢劫等七个罪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突出。

  据陶芳德介绍,今年1-10月,该省检察机关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1313人,起诉1720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606人,起诉939人,不批准逮捕700人,不起诉474人,附条件不起诉376人。共监督立案73人,监督撤案77人,纠正漏捕44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7人,书面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86件次,书面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22件次。

  据介绍,为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入开展,安徽检察机关创造了惩教结合、温情护航、检校共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等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6月,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受聘担任合肥市南门小学法治副校长。截至目前,该省共有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141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404次,覆盖人数约82万人。

  当日,发布会上还公布了2020年度安徽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十个典型案例。

  中国青年报 

  安徽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不捕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前10月,安徽全省检察机关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1313人,起诉1720人。

  白皮书中提到,安徽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现以下特点: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2019年1-10月、2020年1-10月、2021年1-10月,全省未成年人案件不捕率分别为39.8%、44.9%、53.6%;不诉率分别为16.6%、31.4%、33.5%;附条件不起诉率分别为16.7%、19.7%、24.1%。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落实情况较好。

  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罪名比较集中。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七位的分别是盗窃、聚众斗殴、强奸、寻衅滋事、诈骗、故意伤害人、抢劫,占全部犯罪人数的85%。

  此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突出。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2021年1-10月批捕860人,同比上升26.1%。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仍需加大。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141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404次,覆盖人数约82万人。

  据白皮书介绍,安徽全省检察机关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零容忍”,严厉惩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同时,温情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大力推进“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关注未成年被害人特别是性侵害犯罪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状态并及时提供心理辅导,探索多元化救助措施。

  央广网 

  安徽检察机关发布“未检”工作白皮书 

   

  央广网合肥12月1日消息(记者梁明星)今天上午,安徽省检察院召开“未检工作”新闻发布会,作为安徽省检察院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公布2020年度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典型案例,发布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今年1-10月,全省检察机关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1313人,起诉1720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606人,起诉939人,不批准逮捕700人,不起诉474人,附条件不起诉376人。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安徽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现出一些特点,包括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罪名比较集中;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安徽检察机关多措并举,严管厚爱,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轻微、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综合运用不批捕、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手段,尽可能避免刑事司法带来的“标签效应”和“交叉感染”。今年以来,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为53.6%,不诉率为33.5%,附条件不起诉率为24.1%,同时,应用尽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涉罪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434人,认罪认罚适用率达90%以上,给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为其重返社会创造积极条件。

  温情护航,全面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职能作用,确保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查得清、诉得快、判得准。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重点监督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问题。安徽检察机关还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会议等工作机构的工作,体现检察担当,助力建立健全惩防并举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

  此外,推动各地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实施专项督导。检察长主动担任法治副校长。截止目前,全省共有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141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404次,覆盖人数约82万人。

  中国妇女报 

  安徽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 

   

  《中国妇女报》(2021年12月3日 第2版)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蓓 发自合肥 12月1日上午,安徽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并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安徽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陶芳德介绍,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更新少年司法理念,对内稳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统一集中办理,确立了“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步形成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工作格局;对外促工作联动,综合运用诉讼监督、犯罪预防、检察建议等多种职能手段,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的建立完善。

  据介绍,全省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坚持惩教结合,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与2019年相比,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分别提高13.8%、16.9%和7.4%,为涉罪未成年人重返社会创造积极条件;通过温情护航,全面保护救助未成年受害人。目前全省已建成具备询问、救助机制的“一站式”办案区44个,及时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抚慰心灵创伤;通过检校共建,守护校园净土。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1412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404次,覆盖约82万人;通过积极参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会议、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多措并举,推动完善未成年人社会治理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 

  安徽: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作为“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2月1日,安徽省检察院召开以“检爱同行·共护未来”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安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公布2020年度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十个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今年以来,安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确立“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模式,形成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工作格局,综合运用批捕、起诉、诉讼监督、犯罪预防、司法救助、检察建议等多种职能手段,坚持督导而不替代,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的建立,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检察保障。

  白皮书披露了安徽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四大特点,即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罪名比较集中,多为盗窃、聚众斗殴、强奸、寻衅滋事、诈骗、故意伤害、抢劫等七个罪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突出。

  今年1月至10月,安徽检察机关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313人,起诉1720人。批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06人,起诉939人,不批准逮捕700人,不起诉474人,附条件不起诉376人。监督立案73人,监督撤案77人,纠正漏捕44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7人,书面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86件次,书面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22件次。

  为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入开展,安徽检察机关创造了惩教结合、温情护航、检校共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等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3个未检单位或部门被命名为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3个院被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10个未检部门、21个未检干警获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全省未检工作部门“用检察蓝为青春护航”为民办实事项目成效明显。

  今年6月,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受聘担任合肥市南门小学法治副校长。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141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举办法治讲座2404次,覆盖人数约82万人。

  安徽日报 

  我省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安徽日报》(2021年12月7日第02版)

  本报讯(记者 李浩)记者12月1日从省检察院获悉,我省检察机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检察责任,全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效果初显。

  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中,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惩教结合,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轻微、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综合运用不批捕、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手段,尽可能避免刑事司法带来的“标签效应”和“交叉感染”。今年以来,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为53.6%,不诉率为33.5%,附条件不起诉率为24.1%;应用尽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涉罪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434人,认罪认罚适用率达90%以上,给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返社会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与此同时,各级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从快精准打击,从重提出量刑建议,保持惩治的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牢固树立对未成年人权益特殊保护、优先保护的理念,大力推进“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重点关注性侵害犯罪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状态,共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疏导995次,抚慰其心灵创伤。

  安徽日报 

  曾经的无证幼儿园,是如何“转正”的? 

   

  “这个幼儿园师资正规,建的也漂亮,孩子在这里学习,我心里踏实。”12月1日下午,铜陵市郊区的“新”梦苑幼儿园门口,刘女士接到放学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所幼儿园的“前身”曾经是一所无证幼儿园。2018年9月29日,铜陵市郊区检察院发现,辖区内梦苑幼儿园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办学开班。幼儿园办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不达标,食品卫生设备设施筒陋,园内安保措施不健全,幼儿人身安全和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问题。

  其实,自梦苑幼儿园开办以来,因其不符合办园条件,郊区政府、区教育局曾多次责令其停办,试图分流幼儿去附近2所公办幼儿园就读,并由财政出资安排校车接送。但学生家长考虑接送孩子方便,仍要求保留梦苑幼儿园。梦苑幼儿园也对责令停止办园的通知置若罔闻。郊区教育局仅能通过加强常监管履行职责。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无证民办幼儿园侵害了众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郊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当立足检察职能,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2018年10月16日,郊区检察院依法启动监督程序。

  考虑到强制取缔可能激化社会矛盾,郊区检察院决定向区教育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发出检察建议。建议郊区教育局依法依规全面履行职责,对梦苑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和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整改问题,消除隐患;对梦苑幼儿园的违法办园行为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处理。建议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依规全面履行职责,加强对梦苑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对其无证经营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督促其及时整改问题、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郊区教育局、区监督理局对检察建议均按期书面回复,并予以采纳。

  “要解决无证幼儿园问题,不能一关了之,必须解决孩子们就近入园难题。”郊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与郊区教育局沟通协调,由区教育局向区发改委申请新建梦苑幼儿园项目立项,纳入公办幼儿园管理,并在新建的梦苑幼儿园竣工前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去年4月8日,新建梦苑幼儿园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参照省一级幼儿园标准,是隶属于郊区教育局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为避免幼儿食品安全处于监管空白,郊区检察院经与督管理局沟通协调,暂对梦苑幼儿园食堂按“小饭桌”进行备案登记并督促幼儿园对食堂整改。

  新建梦苑幼儿园主体大楼现在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每个上学日,清新淡雅的校园里都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该案于日前入选2020年度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典型案例。

  ■ 短评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需要各职能部门协力推进。检察机关立足社会大局稳定,积极回应群众期待,面对孩子上学难题,既积极依法监督,又没有对检察建议一发了之,而是主动协调促进落实,推动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双赢共赢。

  中安在线 

  今年1-10月安徽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313人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2月1日上午,安徽省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就2021年以来全省未检工作情况作了通报。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陶芳德介绍,今年1-10月,全省检察机关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1313人,起诉1720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606人,起诉939人,不批准逮捕700人,不起诉474人,附条件不起诉376人。共监督立案73人,监督撤案77人,纠正漏捕44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7人,书面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86件次,书面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22件次。

  根据白皮书显示,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确立“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模式,形成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工作格局,综合运用批捕、起诉、诉讼监督、犯罪预防、司法救助、检察建议等多种职能手段,坚持督导而不替代,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的建立,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检察保障。

  《白皮书》披露了该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四大特点,安徽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2019年1-10月、2020年1-10月、2021年1-10月,全省未成年人案件不捕率分别为39.8%、44.9%、53.6%;不诉率分别为16.6%、31.4%、33.5%;附条件不起诉率分别为16.7%、19.7%、24.1%。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落实情况较好。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全省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有56人,同比下降9.7%,占全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总数的6%,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再犯率下降,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效果初显。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罪名比较集中。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七位的分别是盗窃533人、聚众斗殴500人、强奸208人、寻衅滋事179人、诈骗132人、故意伤害94人、抢劫70人,七类犯罪嫌疑人数量占全部犯罪人数的85%。

  为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入开展,安徽检察机关创造了惩教结合、温情护航、检校共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等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3个未检单位或部门被命名为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3个院被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10个未检部门、21个未检干警获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全省未检工作部门“用检察蓝为青春护航”为民办实事项目成效明显。今年6月,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受聘担任合肥市南门小学法治副校长。截止目前,全省共有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141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404次,覆盖人数约82万人。

  今年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建35周年,全省检察机关将继续发扬“以专业护未来、以创新赢未来”精神,切实担负起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赋予的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以更优的检察履职助力司法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六大保护”相融与共、协同发力,为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安徽经验”,为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营造更好环境。(记者 汪乔 实习生 梅至仪)

  安徽网 

  2021年1-10月 安徽省批捕性侵未成年人犯罪860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突出。今年1-10月,安徽省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批捕860人,同比上升26.1%,占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4.1%……2021年12月1日上午,安徽省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就2021年以来全省未检工作情况作了通报。

  今年以来,安徽省检察机关狠抓办案监督,凸显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今年1-10月,安徽省检察机关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1313人,起诉1720人;此外,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则狠抓教育挽救,凸显帮教力度。今年1-10月份,全省检察机关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606人,起诉939人,不批准逮捕700人,不起诉474人,附条件不起诉376人。共监督立案73人,监督撤案77人,纠正漏捕44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7人,书面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86件次,书面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22件次。

  根据通报的内容,安徽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2019年1-10月、2020年1-10月、2021年1-10月,全省未成年人案件不捕率分别为39.8%、44.9%、53.6%;不诉率分别为16.6%、31.4%、33.5%;附条件不起诉率分别为16.7%、19.7%、24.1%。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落实情况较好。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全省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有56人,同比下降9.7%,占全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总数的6%,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再犯率下降,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效果初显。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罪名比较集中。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七位的分别是盗窃533人、聚众斗殴500人、强奸208人、寻衅滋事179人、诈骗132人、故意伤害94人、抢劫70人,七类犯罪嫌疑人数量占全部犯罪人数的85%。

  此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突出。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今年1-10月批捕860人,同比上升26.1%,占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4.1%;起诉914人,同比上升10.3%,占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58.2%。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仍需加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安徽商报 

  我省未成年人刑案 不捕率不诉率逐年上升 

   

  《安徽商报》(2021年12月2日 第05版)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12月1日,安徽省检察院通报了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今年1-10月,全省检察机关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1313人,起诉1720人。我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多个特点,其中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突出,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今年1-10月批捕860人,同比上升26.1%,占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4.1%。

  我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二是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数下降。三是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罪名比较集中。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七位的分别是盗窃533人、聚众斗殴500人、强奸208人、寻衅滋事179人、诈骗132人、故意伤害94人、抢劫70人,七类犯罪嫌疑人数量占全部犯罪人数的85%。

  合肥晚报 

  千余名检察官兼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 

  省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合肥晚报》(2021年12月2日 A11版)

  本报讯 12月1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据悉,这是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单设以来所发布的第二份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1年1月-10月,全省检察机关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1313人,起诉1720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批捕606人,起诉939人,不批准逮捕700人,不起诉474人,附条件不起诉376人。共监督立案73人,监督撤案77人,纠正漏捕44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7人,书面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86件次,书面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22件次。

  据安徽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陶芳德介绍,2021年1-10月,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七位的分别是盗窃533人、聚众斗殴500人、强奸208人、寻衅滋事179人、诈骗132人、故意伤害94人、抢劫70人,七类犯罪嫌疑人数量占全部犯罪人数的85%。与此同时,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曾经受过刑事处罚人数及再犯率下降。全省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有56人,同比下降9.7%,占全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总数的6%,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方面,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惩教结合”,对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深的未成年人依法进行惩治,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对于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综合运用不批捕、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手段,尽可能减少羁押带来的“交叉感染”。

  此外,全省检察机关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零容忍”。严厉惩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温情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大力推进“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关注未成年被害人特别是性侵害犯罪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状态并及时提供心理辅导;探索多元化救助措施,在经济、心理、教育、就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救助……

  同时,省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目前,检察长、副检察长等院领导兼任“法治副校长”已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52名检察干警担任141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404次,覆盖人数约82万人。检察官们走进校园,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树牢法治意识,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知识水平。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