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角色与社会角色的融合
芜湖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女同胞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芜湖县人民检察院的张宁,今天能在这个会上作交流发言,感到非常荣兴。我从事检察工作23年,相继担任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侦查监督处处长、芜湖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为一名女同志,如何发挥好女性的特有优势,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切实做到女性角色与社会角色的融合,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中国当代知识女性绝大多数集双重角色于一身:职业妇女和家庭主妇。因此也承担着双重职责:社会职责和家庭职责,并努力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既是可敬可佩的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又是可亲可爱的营造和谐家庭的良母贤妻。这种选择和定位鲜明的表现了“中国特色”,是中国知识女性同诸多发达国家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显著差别之一。
要想做到女性角色与社会角色的融合与统一,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知识型女性。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得好: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完成伟大的事业:力量与坚韧。力量来自知识,坚韧来自信念,力量与坚韧获得的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提高全党学习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我们党首次将学习能力提升到这样一个高度。因此,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从检以来,我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做到勤学多思,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学好政治理论。政治成熟是女同志参政的基本条件和最根本的要求,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始终做到理论上成熟、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几年来,我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把学习原著与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抓住灵魂,把握精髓,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学精检察业务。从事检察工作,学好检察业务知识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几年来,我坚持学习检察理论与开展实务调研相结合,有效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监督能力与水平。撰写的《论罪刑法定原则》、《简论不起诉制度的几个问题》、《对绑架罪的理解和把握应当立足现行法律框架》等多篇理论调研文章,相继在《安徽检察》以及检察系统内部论文集上发表。通过实务调研,撰写的《关于多发、高发犯罪问题的研究》、《关于芜湖市检察机关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家庭暴力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等多篇调研文章,为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意见。再次要学会综合“百科”。作为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除了要办好案,还得是一个多面手,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勇于站在新学科、新知识的前沿,善于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科学预见决策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为此,我总是把管理学、心理学等此类书籍作为枕边书,一有时间就翻一翻、看一看,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能。
二、要做发挥优势、敢于超越的事业型女性。
有一句话说的好:拥有事业的女性才会魅力永存。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肩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与使命;作为一名女同志,我们肩负着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性别平等发展的职责与使命;作为一名检察长,我们还肩负着抓班子、带队伍,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职责与使命。所有这些告诉我们,女同胞要想自我超越,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充分发挥我们女性特有的思维缜密、情感细腻、温情善良等方面的特质,同时也要培养男性的大方从容、果敢坚毅、敢作敢为的魄力和勇气。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女同志一样不逊色男同志。作为一个事业型的女性,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要有自信。虽然我们早就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我们也常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男尊女卑思想仍有很大的“市场”。作为女同志,就是要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增强自我意识,冲破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敢于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在工作上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只要有了自信心,男同志能做到,相信我们女同胞也一定能做到。
其次要能决断。作为一把手,无论是执法办案、人事任免还是大额财务支出,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去最终决断,这都需要我们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与魄力。而女同志遇事有时易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因此要特别注意在困难面前坚强起来,在该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果断,遇事既要听取意见,又不能一味依赖别人。要树立信心,敢决策;要积聚力量、能决策;要把握规律,会决策。要强化全局意识,从全院发展大局中来考虑问题,增强统筹决策能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水平,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再次要敢挑战。我们芜湖县院是一个多年的老先进,近年来已相继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十佳检察院提名奖、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可谓荣誉等身。但多年的荣誉也积累了多年的压力。2011年4月底,我来芜湖县人民检察院,下一步该怎么发展?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深知,荣誉要想保是很困难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院里很多干警都有求稳的思想,发展的思路比较保守。为此,我邀请省、市院领导和基层院建设专家来院把脉会诊,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带领院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到江苏常熟、无锡北塘等全国先进基层院进行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思路,坚定发展信心;组织全院干警以“围绕‘四化’建设,谋划未来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做到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以科室和支部为单位,进行研讨交流,制定出我院“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确定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争创目标和方法步骤,提出了要向全国文明单位等新的更高的争创目标迈进。我认为,无论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发展,在事业上就得要有一种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要会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基层检察院的女检察长,级别不高,但是事情不少,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特点,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其一,用丰富的形式培育人。在坚持每周五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定期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活动,注重培养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战技能的复合型检察官。围绕解决检察官断层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对年轻干警的培养与锻炼,以多部门轮岗交流、设立青年干警读书社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其二,用规范的管理调动人。鉴于制度比品质更加重要,我们修订完善了《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手册》,涵盖班子建设、教育管理、考核奖励、监督机制等八大类的规章制度,建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机制、精细的内务管理机制、严格的刚性约束机制和长效的督办落实机制,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建院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三,用和谐的氛围感染人。倡导“工作上加压、精神上减压”理念,我们注重培育优雅、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让大家有压力而不压抑、轻松干而不放松。注重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崇法崇德、严谨严格、奋斗奋进、创新创优”文化内核。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温情、善良的性格优势,在政治上关心干警,在工作上支持干警,在生活上帮助干警,做到用真心温暖人,用真情激励人,从而在全院形成了人文和谐之气、干事创业之风和蓬勃发展之势。
三、要做追求高尚、兼顾家庭的魅力型女性。
女性的魅力是多种素质的一种综合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从事基层工作的女同志,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三点魅力:
首先要有形象魅力。良好的外在形象来自于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自于待人接物中体现出的谦虚与诚信。所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作为一名女领导,更要时刻注重自己言谈举止,讲究仪态美;要尊重同志,做到谦虚待人,诚实守信;要坦诚待人,做事踏实、认真、给人一种落落大方又不失严谨的印象。总之,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更要时时给人以美的感受。
其次要有人格魅力。邓小平同志讲过,当好领导干部要眼界、心胸开阔。一个新时代女领导,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能够容事、容言、容人,要学会用人之长、克人之短,不要太苛求于人、计较于人,要有给人以宽松的环境,使下属体会到既有轻松愉快地工作环境,又有严密的组织纪律。这样工作才能有人支持,事业才能步入成功。同时,要注重作风建设,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在遵守制度、廉洁自律各个方面都要做好表率,真正以诚服人,以德服人,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服人。
再次要有家庭魅力。应该说,追求双重角色的完美和谐是现代社会女性的角色理想和价值理想,也是现代女性完善自身的实践探索。如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距一样,现实探索和理想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永恒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既能建立起幸福的家庭,又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作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作为一名女同志,要处理好家庭主妇和单位领导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要有包容力、亲和力,工作上的情绪不能带入家庭,领导的威严不能走进生活。在单位是检察长,回到家里就是一个家庭主妇,要将女性温柔、宽容和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融汇到生活和工作中,营造和睦融洽的家庭环境和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女性角色与社会角色的融合。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