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安徽农业·科教频道
喀喇昆仑山下的检察守护
——讲述安徽援疆检察官的故事
“喀喇昆仑山见证检察温度”,2023年9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场“走近一线检察官”微博直播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拉开帷幕。直播的主角,除了皮山当地的检察官,还包括两名从万里之外远道而来的安徽援疆检察官。
【同期声】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二级巡视员 吴贻伙:最高检新闻办领导 现在报告 由安徽省检察院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和田检察分院、皮山县检察院,开展的“走近一线检察官”微直播,已经准备完毕,可以开始,请指示。
【正文】微直播以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同步进行,从上午8点18分,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半。检察官们进高原,上雪山,祭奠英烈,守护美丽家园的故事,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总阅读量近9000万次,创下了最高检“走近一线检察官”微直播活动开展9年来,单次阅读量的最高纪录。
【正文】年飞和陈娟是微直播活动中的两位安徽援疆检察官。年飞,蚌埠市淮上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作为安徽省第九位援疆检察官,早在2021年5月份,他就来到了皮山,并在此工作生活了一年的时间。和田地区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一个有着12个民族聚集的边境县。这里地广人稀,干燥少雨,是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干燥荒漠气候,当地有“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说法。为了配合这次直播活动,这也是他时隔一年以后再次来到这里。
【正文】早上八点,皮山的天空还没有放亮,年飞和同事祖丽胡玛尔.努尔麦麦提便出发了,他们今天要去到的地方,是皮山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赛图拉镇,在那里,有年飞心里最深沉的牵挂。
【同期声】蚌埠市淮上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安徽援疆检察官 年飞:赛图拉镇有一座康西瓦烈士陵园,国家烈士纪念日快要到了,我们要履行一个检察职能,去看一看相关纪念设施保护的情况。
【正文】赛图拉镇位于喀喇昆仑山中部,平均海拔约4600米,南与印控克什米尔相连,被称为喀喇昆仑第一镇,境内高寒缺氧,山路崎岖,距离皮山县城450多公里。
【同期声】蚌埠市淮上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安徽援疆检察官 年飞:我们目前要走的是219线,也就是新藏线,大家都熟知的零公里, 走这条线呢,中间还要翻越三座达坂。
【正文】达坂在维语和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山顶的隘口。3个多小时后,年飞和祖丽穿过有着“三十三道弯和九十九道拐”的盘山弯道,来到了海拔3150米的阿卡孜达坂,此时,风了大了起来,气温也有了明显地下降。
【同期声】蚌埠市淮上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安徽援疆检察官 年飞:这是我们路途中的第一个达坂,3100多米,首先在这个地方是一个身体的修整,另外一个也是逐步适应下面更高达坂的高原反应。
【正文】在短暂的休整过后,年飞和祖丽继续出发。
【正文】简单地解决好午饭,年飞和祖丽再次踏上了征程,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远远望去,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在蓝天白云下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海拔4969米的赛力亚克达坂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正文】车辆在山谷里继续穿行,由于一路上很多路段都在进行施工,道路坑洼不平,车辆也颠簸地更加厉害,与我们一同出发的两位同志则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呕吐和高反症状,只能靠吸氧来缓解。由于一路上走走停停,当年飞一行人赶到赛图拉镇政府,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在简单地吃了晚饭之后,年飞顾不得一天的疲惫,靠在床头边吸氧,边查看卷宗,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
【正文】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山耸峙,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在巍峨的昆仑山上,坐落着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这是为纪念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而建,共有112名烈士长眠于此。其中就包括在2020年6月的边防斗争中,为了守护祖国山河而壮烈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烈士。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烈士写下的战斗口号。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他将年轻的生命留在了喀喇昆仑的雪山。英烈为保山河无恙以身报国,但有一些人却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公然侵害英雄烈士名誉。2021年7月15日,旅游博主李某某在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踩踏陈祥榕烈士墓碑底座,以侮辱手势拍照,并上传到网络。
【正文】随后,这些图片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公众强烈愤慨。由于李某某的行为涉嫌侵害烈士荣誉名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随后皮山县检察院立即成立专案组,刚到皮山不久的年飞被委以重任,负责牵头办理这一案件。作为全国首例以“肢体语言”侮辱烈士的案件,又该如何定性呢?
【同期声】蚌埠市淮上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安徽援疆检察官 年飞:他这个肢体语言是不是侮辱,这种侮辱造成的影响达没达到入罪的标准 另外他这种行为对于公众利益,是不是达到了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不是咱们公益诉讼监督的领域和范围。
【同期声】皮山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热衣木江 尼扎木丁 :司法解释上也没有明确,姿势(侮辱)构成不构成犯罪这个问题,当时分歧很大。
【正文】为了查清事实,皮山县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当地公安机关,围绕违法行为的主体,主观方面,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等进行调查取证,并取得了扎实的证据,2021年9月30日,在国家烈士纪念日这一天,皮山县检察院依法向皮山县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正文】2021年10月12日,皮山县人民法院依经审理认定,李某某的行为触犯了侵害烈士名誉、荣誉罪,和《英烈保护法》,伤害了民族感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向公众赔礼道歉。
【正文】该案的成功办理,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引领作用,依法捍卫了英雄烈士名誉荣誉,这也是和田地区第一例办理成功的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写入2021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除此之外,在年飞的带领下,皮山县检察院成功办理了和田地区首例野生动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首例提起诉讼的行政公益诉讼案,填补了皮山检察公益诉讼的多项空白,同时也向皮山检察的年轻干警传递了“安徽经验”。由于表现突出,年飞原本6个月的援疆期限被延长至1年。一年来,从高原到沙漠,皮山县十六个乡镇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工作的足迹,与当地干警和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用真心维护了民族团结。
【同期声】蚌埠市淮上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安徽援疆检察官 年飞:检察工作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国家对于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有一个叫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通过我们检察援疆依法践行我们的法治建设, 对于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官来讲,这也是价值的体现吧。
【正文】2023年3月,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安徽援疆检察官 陈娟,从年飞手中接下了援疆的接力棒。根据工作安排,陈娟主要负责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文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也成为陈娟重点关注的领域。
【正文】在距离赛图拉镇东南方向70多公里处的一块戈壁滩上,一簇簇红柳随风摇曳,与远处的雪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据了解,这种生长在高原戈壁的植物,能耐盐碱、御风沙。不过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正文】而这都得益于陈娟牵头制定的皮山县“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陈娟告诉我们,来到皮山以后,她发现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常常面临着刚性不足,社会公众知晓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她将安徽的“府检联动”机制引入了进来。为了保证这一制度能够与皮山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院里同事的带领下,从雪域高原到戈壁沙漠,从峡谷溪流到牧民家中,都留下陈娟走访的身影。
【正文】不过,在高原上走访,也让陈娟的身体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赶时间,她只有在车上边吸氧边赶路。
【正文】新疆皮山不仅有壮丽的山峦和雄浑的河流,还有广阔的草原和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近年来,一批批安徽援疆检察干警与皮山检察的同仁们一道,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以法治力量筑牢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屏障。
【同期声】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安徽援疆检察官 陈娟:其实像宣传册上面说的一样的,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因为野生动物它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
【正文】从淮河之滨到昆仑脚下,相隔万里有余。让陈娟心里最割舍不下的是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很多时候,当陈娟在皮山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家乡早已经是夜深人静,每天她也只能抽时间与两个孩子打视频电话,互报平安。
【正文】在援疆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陈娟把怀乡思亲的孤独与寂寞化作援建边疆的真感情、真行动、真作为,积极助力对口单位发展。新疆有一句俗语,“水流走了,石头还在”。陈娟告诉我们,她希望她做的工作能像这样,把好的工作做法和先进经验永远留在这里。
【同期声】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安徽援疆检察官 陈娟:皮山检察院的干警,他们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希望通过更多地两地的人才交流,能让我安徽的检察官的办案思路以及司法理念,带到我们新疆皮山来。
【正文】2023年9月份,淮北市人民检察院的年轻检察官钟晨,受组织委派来到了皮山,成为了继陈娟之后的第11位援疆的安徽检察官。
白雪无言,见证了检察办案中的“司法温度”。昆仑不语,记录下动人的高海拔“法治足迹”。近年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按照业务、人才、文化等六位一体的援疆机制要求,先后派遣11名业务骨干来到皮山开展业务帮带,并给与78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在军人权益保护、文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运用“四大检察”综合履职,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共同守护着喀喇昆仑山。
【同期声】皮山县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 张钊:通过安徽省检察院近年来的大力支持,皮山县人民检察院的各项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法治担当、为大局服务的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正文】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安徽省从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以及皮山县,以“安徽所能”服务“皮山所需”,大力实施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民生援疆和文化润疆,十多年来,已累计投入援疆资金45.79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37个,累计选派援疆干部1065名,有力地促进了皮山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探索出了一条契合新时代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符合皮山实际的对口援疆新路径。
【同期声】安徽省驻新疆援疆指挥部皮山工作组 副组长 袁学松:近年来,安徽检察机关等政法部门,强化法治援疆工作,选派业务骨干来皮山挂职和开展业务指导,通过传帮带、 现场教学、教育培训等形式,进一步转变皮山干部法治建设理念,提升法治建设的能力水平, 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丽新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编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安徽检察机关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实开展“法治援疆”工作,一批又一批检察官接力来到新疆,用法治力量守护着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不断将法治精神播撒在广袤的昆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