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阳农民画遇上“检察蓝”
会碰撞出怎样的法治火花?
本期以这一独特的安徽省非遗艺术为载体
为您呈现检察机关
高质效履职的生动实践
欢迎品鉴非遗“画”检察
壹
2024年5月,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工作例会上,检察机关就汪某某职务侵占案提出新的侦查思路,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
贰
检察机关成立专项办案组,对汪某某的异常入账情况进行梳理核查,锁定向汪某某高额转账的张某某和董某某。
叁
依据核查结果,检察机关向公安机关制发《提前介入侦查意见书》,并监督公安机关对张某某、董某某立案侦查。
肆
检察机关依法对汪某某、张某某和董某某进行讯问,将追赃挽损作为重点,向三人释法说理。
伍
汪某某、张某某和董某某在检察官耐心的释法说理下,主动退赔涉案企业全部损失62万元,并取得谅解。
陆
2024年8月,检察机关以汪某某涉嫌职务侵占罪,张某某、董某某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向青阳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邀请20余名企业员工参加庭审观摩。
柒
检察长带队走访涉案企业,开展普法宣传、互动问答,让法治理念如春风化雨浸润车间的每个角落。
捌
涉案企业为检察官送来锦旗,这不仅是对检察官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承载着企业对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的深切信赖与感激。
当农民画以其明快的色彩、真挚的情感,绘出了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的生动画卷 …… 笔触起落之间,检察蓝守护人间烟火的故事,正从斑斓画布中破土而出,在民俗文化里生根发芽。
青阳农民画简介
青阳农民画是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在接受青阳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绘画艺术。青阳农民画以日常的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创作题材,用画笔记录美好生活。具有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造型夸张、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用热情描绘熟悉的生活,抒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创作者说
“这组农民画的创作源于一次走访。6月初,青阳县检察院检察官就非遗项目保护开展走访调研,我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得知,检察机关除了积极履职推动非遗项目发展,还对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觉得这是创作农民画的新题材,检察官的讲述为我创作打开了思路,于是我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画,想以非遗农民画这种接地气的形式让老百姓更加了解检察工作。”
创作者:沈扬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乡村工匠名师。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农民画)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