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宣传
普法宣传
法律监督进“高墙”故事会① | 一起假释案件背后的监督温度
时间:2024-03-2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编者按】

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讲好新时代刑事执行检察干警忠诚履职、检察为民的生动故事,展现新时代检察干警新担当、新作为,促进刑事执行检察干警工作创新发展,安徽省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联合省检察院宣传教育指导处开展全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进‘高墙’”优秀办案故事评选活动。

即日起,安徽检察新媒体特开设“法律监督进‘高墙’故事会”栏目,对征集的优秀办案故事予以展播。敬请关注。

一起假释案件背后的监督温度

一起假释案件的成功办理,让服刑人员丁某提前647天回到亲人身边,并且愿意再次“回到”监狱,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感化其他在押服刑犯。

以身说法,激励在押服刑人员

2023年12月6日上午,安徽省宿州监狱的演播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被假释对象丁某将在这里为全监在押服刑人员上一堂法治教育课,讲述自己多年来服刑表现和假释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被假释对象丁某以身说法

这堂法治教育课,正是宿州市检察院驻监检察室在办理丁某假释监督案及假释后进行家访时,通过其家庭及自身的变化感受到了该案办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而促成的。

“我这次回来,就是想用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只要大家不放弃,走正路,踏踏实实改造,就有机会得到属于你们自己的减刑假释机会。”丁某激动地对狱友诉说。从现场服刑人员充满羡慕的眼光及雷鸣般的掌声中,主办检察官潘明辉由衷的感到,激励在押服刑人员在监狱努力改造、出监积极生活、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达到这一终极目标,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据了解,丁某因犯敲诈勒索罪,于2016年3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2016年10月进入宿州监狱服刑。

主动履职 推动假释制度

时间追溯到2023年1月,驻监检察官潘明辉在日常进监开启检察信箱时,看到了服刑人员丁某要求约见检察官的信件。约见时,检察官了解到监狱近期将启动一批减刑提请工作,所在监区打算给丁某申报减刑。丁某向检察官诉说自己家中父母亲年迈多病,妻子一个人辛苦支撑家庭的种种不易。最近在与父母亲情通话时,父母一直念叨身体不行了,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其刑满释放的那一天。

丁某表示自己每天心急如焚,迫切想早点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听说办理假释很难,不知道在减刑和假释之间如何选择。检察官初步了解其原判刑罚、服刑时间、狱内表现、家庭现状......综合考量后,答复丁某:按照规定,同时符合减刑和假释法定条件的,可以优先适用假释,会建议监狱对其提请假释。

2023年2月,安徽省宿州监狱采纳建议,就罪犯丁某提请假释一案向宿州市检察院征求意见,驻监检察室在接收该案后,为了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确保监督意见的准确性,立即对该案开展实质化审查工作,采取“三查一听”的方式办理该案。

时间紧,任务重。但主办检察官潘明辉带着同事不辞辛劳、迅速行动,审查计分考核材料,询问罪犯、监管民警及相关人员,对丁某改造表现情况进行调查核实。通过细致入微地审查,查明了丁某犯敲诈勒索罪,系邻里纠纷引起,主观恶性较小,被害人被敲诈勒索金额已全部追回,被害人于2022年8月25日出具《谅解书》,同意谅解丁某所犯的错误,并且罚金3万元也已缴纳完毕。

“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是办理假释监督案的最大难点,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们驱车前往丁某户籍所在地,了解他的家庭现状,询问邻里及原所在学校人员,担保人表示愿意配合社区矫正部门对丁某做好帮扶工作,社区矫正部门也出具了丁某适合在户籍地接受社区矫正的评估意见书。

检察官回到宿州后又邀请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执法人员等到宿州监狱监内对该案举行公开听证,最终形成一致意见,认为丁某符合假释条件,可以假释,希望其可以尽快融入社会。至此承办检察官潘明辉也消除了心中的顾虑。

庭审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潘明辉发表的假释意见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对罪犯丁某假释后借助亲情和社会的力量能更好地促进其改造,更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监管成本,很有教育意义。2023年3月30日,宿州市中级法院依法对罪犯丁某裁定假释,假释考验期截至2025年1月5日。

再次家访,彰显检察监督温度

如果仅从办案程序上来讲,丁某假释监督案已算案结。但为了强化假释工作后续管理,切实提高假释工作质效,2023年9月11日,潘明辉会同监狱民警再次到丁某居住地,对百公里之外的丁某进行家访。

检察官的关心帮扶,让丁某认识到自己虽然曾经是一个罪犯,但是政府、社会并没有歧视他,家人朋友没有嫌弃他。假释回家后年迈多病的父母亲身体日渐好转,家庭又重新回到了正轨,与邻居已经破裂的社会关系也得到了修复。他还一直在帮着妻子打理幼儿园,并且正在谋划养牛计划,决定带领其他村民一起致富,积极完成从服刑罪犯到社会合格公民的角色转变。

“我今年48岁了,父母都已经是接近90岁高龄。假如不是检察官替我争取假释机会,这两位老人可能就等不到我的出监。”提起自己的假释,丁某内心始终充满了感激。

监狱内外,一道高墙,筑起两个世界。执法者如何给予服刑人员更多的帮助和温暖,做他们人生至暗时刻的“点灯者”?潘明辉在驻监检察室工作的这几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丁某假释监督案的办理,让我们很欣慰,同时也让我们对假释案件的办理有了更多的信心。时刻铭记刑事执行检察官肩负的神圣职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做到每一次假释案件的办理都是一次‘三个效果’统一的生动司法实践。”检察官潘明辉这样总结自己的办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