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杂志刊物>>廉政风云>>本期聚焦
严控查询意在搭车保护
时间:2013-05-2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从房妹、房姐、房叔到房祖宗,微博反腐,房产成为铲除腐败的利器。腐败行为可以游兵散勇,但抵制腐败却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网民热衷于曝光公职人员的房产信息,有媒体称,频发的“房叔”“房婶”事件令住房信息系统成为一些官员的梦魇。但可悲的是有些部门立场不稳,出台一些目的隐晦的规定,企图“英雄救美”。

  近日,福建、江苏等地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对输入姓名查询名下房产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约束。江苏盐城称,部分地区个人住房信息的不正常流出,引发市民对住房信息安全的担忧(见2月18日人民网报道)。

  在美国和香港地区,个人房产信息完全公开。公开,并不损害普通人的利益,只会增加对官员财产的监督。在个人隐私权被误读的国度里,普通公民合法的隐私保护得未必理想,官员的隐私受保护的程度则未必不理想。互联网技术的民主元素,稍稍崭露头角,很快就会遭到政策性的遏制。福建、江苏等地禁止查询个人住房信息,不过是遏制技术民主的一个缩影而已。

  有人对禁止查询个人住房信息拍手称赞,觉得这个规定保护了公众的隐私。没错,严控查询个人住房信息,对保护你我的隐私没有坏处。问题在于,隐私的要义是不宜公开的个人信息,公开后会给当事人的人格、荣誉造成损害的那些信息,才需要寻求法律的保护。居者有其屋,住房是个人基本的生活资料,披露这类信息,不会对普通民众的人格和荣誉造成损害。主动寻求法律、法规保护,浪费了法律资源。至于公职人员的住房信息,给它们披上隐私权的外衣,代价是丧失了舆论监督的可能。

  严格控制查询他人房产信息,无非是打着保护民众的旗号,给某些公职人员的不法房产提供保护屏障。直接保护这些腐败房,民众肯定不买账。祭出保护民众隐私权的大旗,迷惑部分人,取得少量“民意”,实质在于搭车保护“自己人”,恐怕这才是一些地方热衷“规范”个人房产信息的真实意图。让房祖宗、房叔、房姐、房妹们搭上保护隐私的“顺风车”,受到合法保护,这招棋不能不算高,可惜毕竟现在不是民智未开时代,以为来个雕虫小技,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微博上个别人对这个举措很兴奋,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的没看明白,还是奉命在鼓掌。看看网易这条新闻后面的跟帖吧:“谁会怕房屋数量泄漏呢?只有那些房子来路不正的人!这是要保护他们吗?”“别以保护市民之名行保护贪腐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