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淮南检察官政法题材长篇小说《官法如炉》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
时间:2022-11-2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日,来自中国作协的消息,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芒果TV联合举办的“新芒IP计划”小说征文大赛终评结果产生,最终有11部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空缺)。其中,由淮南市人民检察官靳良成(笔名凌辰)创作的近40万字政法(检察)题材长篇小说《官法如炉》,以其优质内容和较高文学艺术水准,从近1300部中、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位列第八,喜获优秀奖

作者靳良成(凌辰),中共党员,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做过农民,当过教师,现为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一级检察官。

从检10余年,先后获得“淮南市优秀共产党员”“淮南市十大法治人物”“淮南市优秀政法干警”“安徽好人”“全省办案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所创作的系列作品刊发于《人民检察》《检察论丛》《法治周末》等核心报刊,并连续九届获得安徽省检察理论研究及检察文化成果奖,其中相关作品还获的第十二届“中国法学会法学家论坛”三等奖、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三等奖。

“新芒IP计划”征文大赛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芒果TV联合举办,《文艺报》《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等报刊社及作家出版社共7家单位提供学术支持。

本次征文大赛,旨在激励引导广大作家创造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并在优质文学IP与头部影视平台之间架起桥梁,促进文学出版与影视生产传播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优秀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的文艺精品。

活动于2022年3月启动,面向全球汉语作家、文学爱好者征稿,备受业界瞩目。大赛组委会收到来稿约1300部,排除不符合征文要求的稿件,共有1113部中、长篇小说(作品总字数达20723万字以上)进入初评评审环节。初评工作于8月17日启动,初评委员会由征文大赛各学术支持单位抽取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文学鉴赏水平的重要骨干力量组成,经评委分为3组进行两轮交叉盲审,于10月7日完成初评,推选出36部作品入围复评。复评工作自10月10日展开,由芒果TV成立复评工作组进行盲审,各评委阅读入围复评作品后,10日至25日推选出15部作品进入终评。

11月4日,“新芒IP计划”征文大赛终评委员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终评会,对经过初评、复评筛选入围的征文作品,在前期认真审读的基础上,充分讨论评议,评选出11部获奖作品。

事业兴则文化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检察题材长篇小说《官法如炉》正是基于反腐倡廉的时代背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新时代检察法律监督工作为切口,将创作视角投向人民群众十分敏感、高度关注的司法腐败这一特殊领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小说紧扣“打伞破网”这一主旨,以中央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故事背景,以市域政法系统为故事空间,以检察机关联袂公安机关、监察机关铲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背后保护伞为故事脉络,多线叙事,同时推进,戏中有戏,案中有案,抽丝剥茧,环环相扣,不断将故事推向高潮。

小说《官法如炉》可以说是近年来基层检察文化建设成果的一个侧面,更是“检察业务+检察文化+检察宣传”“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良好示范。作者靳良成(凌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民为立场,扎根人民群众,根植检察实践,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改革前沿,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检察工作理念,体现了新时代检察官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的坚定决心。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大现实意义,艺术地呈现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司法进步和法治力量,情真意切,鼓舞人心,砥砺忠诚!

“新芒IP计划”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2个)

《大厝·三落刊》

(作者:孙照宇,笔名乐安生)

《沈阳青蜓》系列

(包括《沈阳青蜓·记者团》《沈阳青蜓·冷暖人间》《沈阳青蜓·灯火》《沈阳青蜓·流光》)

(作者:唐聪)

三等奖(3个)

《隐身者》

(作者:马亿)

《筑梦荒滩》

(作者:张葆海)

《焊接》

(作者:郑红)

优秀奖(6个)

《当年春分》

(作者:宋鹏程,笔名阿一)

《星星请眨眼》

(作者:陈涛,笔名闻九声)

《官法如炉》

(作者:靳良成)

《萤火》

(作者:王晴晴)

《凤凰谷》

(作者:吴泽民)

《江汉谣歌》

(作者:赵照川)